發布時間:2020-12-01
瀏覽次數:613
2.2 反應器結構與工作原理
三床式 RCO 反應器包括 1個燃燒室、3 個反應床,以及眾多閥組和管道。其燃燒室頂部設有電加熱器和廢氣旁通冷卻設施,反應床上層設有催化劑,下層設有蓄熱陶瓷,三床式 RCO 反應器結構見圖2。
廢氣從第1蓄熱床底部進入 RCO 反應器,吸收存儲在蓄熱陶瓷中的熱量后被預熱,經催化劑層進人氧化反應室后被加熱到反應溫度。廢氣在第Ⅱ蓄熱床催化劑層進行氧化反應,將有機污染物轉化為二氧化碳和水蒸氣,凈化后的廢氣再經蓄熱陶瓷層流出 RCO 反應器,氧化反應過程釋放的熱量被蓄熱陶瓷吸收。當第1 蓄熱床的熱量被廢氣吸收殆盡之后,PLC 程序控制 RCO 反應器出人口閥切換,廢氣從第Ⅱ蓄熱床底部進入 RCO 反應器,凈化后的廢氣從第Ⅲ蓄熱床流出。當第Ⅱ蓄熱床的熱量被廢氣吸收殆盡之后,廢氣從第Ⅲ蓄熱床底部進入 RCO 反應器,凈化后的廢氣從第1 蓄熱床流出。當第Ⅲ蓄熱床的熱量被廢氣吸收殆盡之后,廢氣從第1 蓄熱床底部進入 RCO 反應器,凈化后的廢氣從第Ⅱ蓄熱床流出。RCO反應器按照上述循環凈化廢氣 ,蓄熱 陶瓷用來儲存、釋放催化氧化反應過程產生的熱量。在廢氣中有機污染物濃度高于489 mg/m3 的情況下,催化氧化反應產生的熱量 以滿足RCO 反應器內部所需溫度,不需要啟動電加熱器補充熱量。
2.3 影響 RCO 反應器處理效果的因素
RCO 反應器內部真空度過大時,廢氣流速快,在催化劑層的停留時間短,催化氧化反應不徹底,污染物去除效率低;RCO 反應器內部真空度過小時,廢氣流速慢,造成干燥箱憋壓,廢氣無法及時排出,產生濕斑膠,影響產品質量。
廢氣中污染物濃度過高時,催化氧化反應產生的熱量較多,造成 RCO 反應器 溫度超過設計值,影響催化劑命,且存在安全風險。因此,需要控制橡膠膠乳中殘留的游離苯乙烯含量。
為了使 RCO 反應器平穩運行,適當增大空氣稀釋溫度與電加熱器啟動溫度(350 ℃ ) 的溫差,避免電加熱器頻繁啟動;增大廢氣冷卻溫度與空氣稀釋溫度的溫差,盡量減少工藝廢氣經旁通流程直接進入 RCO 反應器,造成污染物超標排放。經過長時間摸索與優化,找出了 RCO 反應器穩定、高效運行的工藝條件,**工藝控制參數見表1。
3 運行效果評價
3.1 安全穩定性
三床式蓄熱型催化氧化反應器開啟、運行和停機均由 PLC 系統程序自動控制,系統自動檢測運行過程中存在的故障報警。當故障報警為非嚴重報警時,系統繼續運行,并顯示報警內容,操作人員應盡快排除故障。當故障報警為嚴重報警時,系統自動進入待機、降溫、自保狀態。此時,需要排除故障后方可重新啟動 RCO 系統。從實際運行結果來看,三床式蓄熱型 RCO 系統在運行過程中安全性高、智能化強,可滿足石油化工裝置長周期運行的需要。
3.2 經濟節能性
由于本裝置廢氣中的污染物濃度較高,在三床式 RCO 反應器中進行催化氧化反應釋放的熱量完全滿足自身需求。因此,在正常運行過程中不需要電加熱器提供熱量,只需在反應器開啟過程中利用電加熱器將溫度升高至 350 ℃,而后 自動停止加熱。
3.3 廢氣處理效果
三床式 RCO 反應器投用后,對其處理能力進行了標定,標定期間裝置兩條生產線運行。對處理后的丁苯橡膠干燥廢氣中苯乙烯和非甲烷烴含量進行連續監測分析,監測結果顯示:廢氣中苯乙烯和非甲烷烴含量完全達到國家新頒布的排放標準要求。經RCO 處理后的干燥廢氣中的污染物監測數據見表2。
采用三床式 RCO 技術處理丁苯橡膠裝置干燥廢氣安全可靠性高,能源消耗少,處理效果好。廢氣中特征污染物苯乙烯含量可降至30 mg/m3 以下,非甲烷烴含量可降至 20 mg/m3 以下,達到了國家環保部新頒布的《石油化學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 (GB 31571 —2015 )要求,裝置實現了節能減排、清潔生產和環保優先的目標,也為國內眾多生產丁苯橡膠的企業在廢氣達標排放方面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